产品列表 / products
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在食品、饲料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能够快速、准确地检测出样本中的真菌毒素含量,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。下面将详细介绍其操作流程,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检测设备。
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操作前准备
1.仪器与试剂检查
在使用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前,需对仪器外观进行全面检查。查看仪器外壳是否有破损、显示屏是否正常亮起,各部件连接是否稳固。同时,对配套试剂进行检查,确认试剂的种类、数量是否齐全,有无过期、变质现象。试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因此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不能忽视。
2.样本准备
根据检测要求,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。样本量需满足检测需求,且要保证样本均匀、无杂质。对于固体样本,需粉碎并充分混合,使其具有均一性;对于液体样本,应确保无沉淀、分层现象,必要时进行过滤处理。准确记录样本的信息,包括样本名称、来源、采集时间等,便于后续数据的分析与追溯。
3.环境要求
选择合适的检测环境,应避免强光直射、剧烈震动以及强电磁干扰。环境温度和湿度需控制在仪器规定的范围内,一般来说,温度在 15℃ - 30℃,相对湿度在 30% - 70% 为宜。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助于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,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
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具体操作流程
1.仪器开机与预热
接通仪器电源,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指示,启动检测仪器。开机后,仪器会进行自我检测,在此期间,需密切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,查看是否有报错信息。待仪器自检完成后,进行预热,预热时间一般为 15 - 30 分钟,确保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。
2.检测项目与参数设置
进入仪器的操作界面,根据检测需求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。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,操作界面可能会有所差异,但基本功能类似。设置检测所需的参数,如样本类型、检测方法、检测通道等。在设置参数时,务必仔细核对,确保参数设置正确无误。
3.试剂添加与样本加载
将准备好的试剂按照规定的顺序和用量添加到检测板的相应孔位中。添加试剂时,要使用移液器,保证试剂添加量的准确性,避免出现交叉污染。随后,将处理好的样本加入到对应的孔位中,注意样本添加的速度和稳定性,防止样本溅出或产生气泡。
4.检测运行与结果读取
完成样本和试剂的添加后,将检测板放入仪器的检测通道中,点击 “开始检测" 按钮,仪器便会自动进行检测。检测过程中,仪器会实时显示检测进度,在此期间,不要随意移动或操作仪器。检测完成后,仪器会自动计算并显示检测结果。使用者可根据仪器的提示,读取并记录检测数据。
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操作后维护
1.仪器清洁
检测完成后,取出检测板,关闭仪器电源。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签,蘸取适量的清洁剂,对仪器的检测通道、样本托盘等部位进行清洁,去除残留的试剂和样本。清洁完毕后,再用清水擦拭一遍,确保仪器表面无清洁剂残留。
2.数据保存与备份
及时将检测数据进行保存,可将数据导出到外部存储设备,如 U 盘或计算机硬盘中。同时,对数据进行备份,防止数据丢失。数据的保存和备份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、质量控制以及监管追溯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3.仪器存放
将仪器存放在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避免仪器受到潮湿、灰尘等因素的影响。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,建议定期对仪器进行通电检查,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。
熟练掌握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的操作流程,不仅能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,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。在操作过程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注重细节,才能为产品质量与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。
上一篇:实验室研磨机的特点与操作流程